还记得2012年临近春节的时候礼品回收相当火爆。有一家名为"厦门第一回收中心"的网店那时十分走俏。在网店的主页上赫然写着:本店长期高价回收各种名烟(如中华、苏烟、熊猫等)、名酒(如茅台、五粮液等)、洋酒、老酒、冬虫夏草、燕窝、海参、黄铂金、购物卡、加油卡等各种礼品。冬虫夏草、燕窝、海参、茅台、五粮液,一听就知道来头不小。 在网站上标出的详细名录里,可以看到他们回收的都是高档礼品,烟大部分都在一千元以上,酒从一千元到一万元不等。这家网店有另一个与众不同的地方,它在简介中做了这样的表示:"我店是一家长期从事烟酒礼品回收的正规商店,以诚信为本,坚持服务大众。在长期的经营活动中以热情周到的服务,良好的商业信誉赢得了众多客户的信赖。回收价格合理,现金交易安全快捷,绝对为顾客保密,并且提供上门服务。" 保持私秘,其实在礼品回收行业内遵循的最基本的一条规则就是不问卖主身份,不问礼品来源。在这个灰色地带里,工商部门不管,纪检部门也不查,礼品回收成了一个"三不管"的真空地带。
现在,除了传统的烟、酒、保健品外,高档电子产品也正成为回收店的新宠。一家苹果产品专卖店介绍说,在苹果产品刚上市的时候,前边有人成批的买,后边就有人单个的往回送。手机等电子产品到手后哪怕一次没用过,也成了二手货,立刻贬值。东西在外边转一圈儿,原封不动回到经销商手中,赚个一两千元,这美事儿谁不愿干? 此外,对于回收的人来说,还可能会有"意外收获"。有人送礼,会将钱、金项链等贵重物品夹带在礼品里。碰上这种"套装"礼品,商家就算撞了大运,业内人士把这个叫做"淘金"。
|